建筑论坛

浅谈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浅谈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镇江建筑协业协会  镇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匠精神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其实质性的内容是:工匠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打造所处行业或领域最佳产品。因此,笔者认为,进入到新的时代,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品牌战略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我们的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就这一观点,作粗浅的探讨以求共识

一、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品牌战略的关键要素

工匠精神与企业品牌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笔者认为所谓品牌,即指企业的专有技术、优势技术,一般解释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亮点和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竞争能力。而企业品牌则是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体现,是社会公众和用户对企业总体印象和评价。但企业品牌的打造和提升始终离不开对人的引导及管理,离不开匠心的专注与打磨,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仅有“利器”,未必能“善事”,想要“善事”,关键在于用“利器”的人。从我们镇江建筑施工企业近几年谋划和运作企业的实践来看,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已成为助推以下两项重点品牌打造提升,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关健要素。

1、工匠精神是助推创优质品牌提升关键因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尤其是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才是做出好产品的最关键因素。只有大批工匠涌现,才能促进我们镇江建筑行业工程创优品牌的提升。因此,我市建筑行业协会通过会同市住建局从2016年下半年起,在全市就开展了“镇江市住建系统优秀工匠评选”活动,通过企业推荐、层层筛选和组织评审,最终十名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脱颖而出获得殊荣,并且每位优秀工匠获得1万元重奖。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我市住建系统还建立了专项基金厚植工匠文化,以提升建筑行业产业工人素质,助推企业创优升档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以师带徒、设立工匠大师工作室等有效形式,培育后继优秀工匠人才。去年,我市建筑行业协会还会同市住建局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将优秀工匠的培养和使用作为住建行业参与重大工程招投标、企业评优和资质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对人才和工匠培养的动力,旨在让劳动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优秀工匠的劳动价值实现回归,推动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积极发挥建筑行业协会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和帮助会员企业抓好项目经理综合素质的提升,重视各项激励创品牌配套措施的落实到位,推动优质工程品牌创建。比如,镇江建工集团不仅把每年创优目标分解到相关项目部,签订《责任状》,以确保对业主合同的承诺,而且以匠心的责任感抓好创优过程的跟进,着力优化施工工艺和注重做品细节体现质量,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上,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从而,使承建的每个工程质量都经得住监理和业主的验收,时间的检验,把勇攀质量高峰,崇尚质量作为工匠的价值导向,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镇江建工集团先后创市优、省优工程近20项,尤其是继该集团总承包施工的镇江南徐新城商务办公B区1号楼工程荣获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实现该企业成立四十年来创国优零的突破后,2018年度,该集团总承包施工的镇江西津音乐厅(实验剧场)工程,又荣登国家优质工程光荣榜,从而有效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2、工匠精神是助推技术品牌提升关键理念

当下,市场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而技术进步与创新,又源于工匠精神的助推,我市行业协会多年来在工作中,如终坚守这一理念,把握市场走向,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充分扮演好行业主管部门的助手、会员单位的帮手这一角色,先后组织举办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BIM技术应用》等多期免费服务性质的专题培训讲座,持之以恒主动配合市行业主管部门在会员单位中,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推进施工工法和建筑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全行业施工质量管理和技术进步工作的稳步提升,带动了各会员单位以匠人的专注,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镇江建工集团多年来,把滑模技术品牌的树立,作为企业主要发展战略之一,大力弘扬工匠的创新精神,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经营思路,对滑模工艺不断改进、创新,先后获得4项国家专利、一项国家级工法及 8项江苏省工法,有10多项成果在业界推广,滑模技术成为了企业开拓市场的“金钥匙”,市场辐射全国、涉足伊拉克、俄罗斯、刚果金、安哥拉等多个国家,通过在工程实践中持续的施工技术研发攻关,保证了企业滑模技术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以工匠精神的弘扬,助推了企业技术品牌的持续提升。

3、工匠精神是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关键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而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将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投资走势的变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地方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作为我们建筑行业协会,关注企业成长,弘扬工匠精神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已成为协会这几年的重要工作,即:多举措指导帮助会员单位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机遇,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如何把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的契机,对接国家鼓励的产业投资;如何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谋划企业准确经营管理定位和人才建设培养;如何加速推进项目总承包战略,打造一流的EPC工程;如何迎接信息化、智能化到来,推进会员单位向建筑“互联网+”等多领域转变;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经营、施工、成长等方式的转型,而这一系列转型的核心,都离不开工匠人才支撑,更需要“工匠精神”弘扬,而工作的实践也得到验证,只有这样去做,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华丽转身,转型发展。

二、如何培育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助推企业质量品牌、技术品牌、转型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建筑行业协会如何立足服务职能,当好建筑施工企业(会员单位)的帮手,指导、帮助我们的企业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笔者以为重点要在教育引导、制度激励、平台历练、典型宣传等方面下功夫。

1、以教育为引导树立工匠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增强主人公意识,树立工匠精神。近几年来,弘扬工匠精神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也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因此,我们行业协会这几年也积极履行培训教育的服务职能,由行业协会编写和制作的“我与企业同行”的培训教育PPT讲座材料,从企业的内涵是什么、我和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在企业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和我怎样做才能与企业同行四个方面全面阐述员工在企业的价值表现和作为体现的评价标准,主动协助会员单位引导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现实意义;引导员工自觉向工匠看齐,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对技艺的极致追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工程优质精品、技术精品、创新精品,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在会员单位中普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以建立制度激励工匠精神培育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不同的制度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凡是不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要坚决摒弃;凡是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要抓紧建立与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行业协会采取有效方法积极引导和帮助会员单位建立健全工匠激励机制,激励工匠精神培育,建立制度保证。近年来,我们在深入会员单位调研中,注重好的做法借鉴与推广。例如,镇江建工集团在召开企业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过程中,广泛征求股东和职工代表意见及建议,先后建立了《职工培训制度》、《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制度》、《创优质工程奖励制度》、《优秀(工匠)人才奖励制度》《技术创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工匠劳动价值体现的激励机制。比如集团创一个市优工程,集团对创建项目部(含参建工人骨干)奖励10万元;创一个省优质工程,奖励创建项目部(含参建工人骨干)20万元;创一个国优工程,奖励创建项目部(含参建工人骨干)50万元;同时对特别优秀的建议、创新成果,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确实能大幅度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可奖励50万元以上。诸如此类,先后累计投入奖励金额千万元以上。类似于这些走在会员单位前列的好做法,我们协会都及时在全行业会员单位中进行宣传推广,组织相互交流,由此,进一步促进了全行业崇尚技术、崇尚创新、崇尚精品、崇尚劳动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工作氛围的形成。

3、以平台搭建促进工匠人才培养

拥有过硬的技术素质、技能水平是成为工匠的重要内涵,而注重工匠人才的培养也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建筑行业协会借助各种资源和实施有效举措,积极为会员单位工匠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助推会员单位进一步深化蓝领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完善“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技能激励”五位一体技能提升机制,拓宽服务对象,拓展服务内容,引导和帮助广大员工、尤其是一线工人学技术、提技能,长才干;二是以创建学习型班组、“工人先锋号”、劳模(优秀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普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攻关、小建议”等“五小”活动,让员工在习惯创新、善于创新中提升技能和增强储备;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习的方式,让技术工人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技术交流,取长补短,并不定期组织会员单位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骨干在本市重点创优工程上集中观摩学习、现场取经;四是大力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特别是每次省、市组织的相关大赛,我们行业协会都积极介入,做好服务,使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历练与提升,同时重视有条件的会员单位自身在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有计划的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的推进,这类活动的开展,不仅缩短了施工工期、提升了工程质量,增强了企业社会信誉,而且让员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充分迸发,让技术能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成功走上工匠之路开辟了“绿色通道”。

4、以典型宣传营造崇尚工匠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讲好身边工匠故事,树立身边工匠典型,不求“高、大、上”,注重实际效果。对会员单位涌现出的工匠事例、工匠典型可以通过现场演示、巡回交流、网上展播、协会杂志、新闻媒体、企业报宣传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宣传弘扬,展示工匠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激发广大员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热情,这也是我们建筑行业协会发挥会员之家优势,工作大有可为的着力层面。近年来,我们在会员单位中积极的以树典型、重宣传来营造崇尚工匠的氛围,充分的激发行业正能量,特别是借助全行业“优秀工匠”推荐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十分注重宣传、发动环节的覆盖面和“优秀工匠”代表性的精心塑造及影响力的全力打造,  对于经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的优秀工匠——王宏坤,架子工,全市唯一来自一线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专家库成员;王长兵,电焊工,独创“长兵”焊接手法,焊接接口无一漏口;沈春雷,砌筑工,多年施工已竣工工程屋面渗漏返修率为“0”等典型人物,我们协会把握树典型的契机,不仅会同市住建局等部门,共同召开全市住建系统表彰大会,邀请市、局两级主要领导为他们颁奖,而且对他们勇于创新、勇于创优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镇江日报》、《京江晚报》、镇江电视台、金山网等新闻网络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形成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效应。林林种种,不断地为工匠发声,为工匠正名,让社会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让工匠享有本该属于他们的尊重和敬意,努力在全行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总之,经济要腾飞,社会要发展,企业品牌战略要提升,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而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持之以恒,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做好上述几点外,顶层设计、整体联动至关重要,作为我们建筑行业协会如何响鼓重锤参与其中,彰显角色功能,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有文章可做,由于时间关系,加之水平所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上文仅是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不揣鄙陋,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并求得大家的指教。

                       

二0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镇江建筑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38229号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中山东路381号中山大厦5楼
邮箱:zjjzhyxh@163.com 电话:0511-85217200 传真:0511-85217200

苏公网安备 32110202000053号